二氧化锰纳米材料的电化学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作者: 时间:2013-06-09 点击数:

专访指导老师徐常威:

简介:徐常威老师,博士、教授,1999年获东北大学冶金学士,2002和2005年获中山大学化学硕士和物理学博士。研究领域为新能源,第一/通讯作者SCI收录论文35篇,影响因子大于3有32篇,被SCI他引1400多次,5篇单篇引用次数已超100并入选ESI高被引论文。

记者:徐老师您好,请问您对此次获奖有什么感想?

徐常威:因为我们是有两个老师进行指导的,另一个是刘兆清老师。他对这方面的事情是很合作的,我们之间也配合得很好,而且我们的学生也很勤奋。我觉得这是获奖的重要因素吧。

记者:您觉得这个获奖作品优势在哪里?

徐常威:我们做出了一个比较好的产品,它是比较前沿的,同时我们也针对这个作品发表了一些论文,这对我们获奖是有很大帮助的。我们研究的东西不仅能把好的论文发表出来,而且也能将实物做出来。

记者:请问您和您的学生们在今后将会对这个作品做怎么样的完善?

徐常威:因为我们做的东西是比较前沿的,是超级电容器,而它是有充电这一部分的。对于这一部分我们还会进一步研究实验的。

记者:您对今后的参赛学生有什么建议?

徐常威:我就希望他们能好好地做,要持之以恒。因为之前的学生报名“挑战杯”的有许多,可是能坚持下去的却比较少。

记者:您觉得“挑战杯”比赛对学生最大的帮助是什么?

徐常威:如果学生从大一、大二开始做“挑战杯”作品的话,肯定会把自己的课余时间放在这个作品里。这样的话,他们就会发一些论文,这对保研,甚至对他们以后考博士,或者出国学习都有很大的帮助。这对学生的前途发展是有积极推动作用的。

记者:在我们之前的谈话中,您说过学生做作品一定要坚持,那么除此之外,要做好“挑战杯”作品,学生还应该具备哪些素质?

徐常威:要做好作品,关键是学生对提升的渴望,就是一种积极性。还有另一个方面就是老师的引导。如果学生能够坚持,对这个比赛又有很大的积极性,同时老师又指导有方的话,那么应该会有一些成果的。

专访第一作者叶凯航:

记者:你们团队在跟指导老师做“挑战杯”的过程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

叶凯航:最大的困难是时间不够,因为课程比较多,所以我们会在暑假的时候留在学校。

记者:在做“挑战杯”的过程中,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叶凯航:印象最深的应该是参加省赛的时候,我们在那里展示自己的作品,然后有专家过来咨询,那个时候最能展现广大学子的风采。

作品简介:

作品类别:能源化工类

作者:叶凯航王怡芳陈淑怡陈志沂吴洁仪周敏

指导老师:徐常威刘兆清

作品简介:

电极材料是决定超级电容器性能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如何寻找和开发具有高比电容、高稳定性、高能量及功率密度的电极材料是目前能源研究领域的热点。本项目便是针对这一点而展开实验研究,旨在实现高效、稳定柔性储能材料的理性设计与可控纳米制备,为便携式电子器件新能源提供理论与实验依据。

本项目针对新型高效能源转换与储存材料的分子设计及柔性器件研制技术,提出以碳布作为柔性基体,利用电沉积方法设备需求简单、反应条件温和,形貌、结构与成分易于调控的特点,在绿色的水溶液体系中,研究大面积有序过渡金属基复合纳米电极材料的可控制备及其化学能/电能转换与存储的机理,并研制和构建以纳米过渡金属基复合材料为储能电极的高性能全固态柔性超电容器件。

(供稿:校团委信息中心记者林利珠)

时间:Jun 9, 2013 3:17:00 PM

Copyright 太阳成集团tyc151(中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地址:太阳成集团tyc151城外环西路230号    邮编:510006

Baidu
sogou